我院蒂爾堡項目博士生畢嘉與我院朱一峰助理教授合作,并在我院應展宇教授和蒂爾堡大學TIAS商學院Frans de Roon教授指導下撰寫的論文《Value at Risk, Cross-Sectional Returns and the Role of Investor Sentiment》被金融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正式接受。本文為風險與股票橫截面預期收益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并發現了在不同的投資者情緒水平條件下,在險價值(value-at-risk)對于股票橫截面預期收益的預測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對實證資産定價和行為金融等研究領域都做出了重要學術貢獻。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美國股市最近50餘年的上市公司數據,發現在險價值與股票橫截面預期收益之間呈負相關關系,而這種負相關關系可以用美國市場的波動性來解釋。本文根據投資者情緒,将各個時期的美國股票市場時期,發現在投資者情緒高漲的時期,在險價值與股票橫截面預期收益呈負相關關系,且這種關系無法用動量、短期反轉、波動性和财務困境等因素來解釋。相比之下,在投資者情緒低迷的時期,在險價值與預期收益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這些實證結果支持了前景理論,即投資者在信心十足的情況下,會表現出風險喜好,從而願意持有高風險資産。這種負向效應在個人投資者占比高的股票中更為強烈。
本文的主要貢獻在于把投資者情緒作為衡量不同研究對象的重要區分指标,把整體數據分成了高投資者情緒和低投資者情緒兩大類,發現了在險價值與股票橫截面預期收益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投資者情緒條件下完全不同的表現。這個發現無論是對于學術界還是對于業界都有着重要的借鑒意義,填補了實證金融研究領域的一小塊空白,為心理學與金融學的融合協同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